赵 炜:梁家河,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在这里源起

来源:机关党委  时间: 2017-09-20  阅读量:

1969年1月,时年只有15岁的习近平同志带着两箱子书离开北京,在梁家河开始了上山下乡的知青生活,从他后来的回忆可以看出,在这里,他与人民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锻炼了与老百姓沟通的能力;在这里,他学到了农民实事求是,吃苦耐劳的精神;在这里,他培养出了要为人民做实事的坚定信念;在这里,艰难困苦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磨练了他的意志,培养了他的自信心;在这里,他系好了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在厦门工作时,习近平同志常常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在延川赵家河参加整队工作,是他走入政界的第一步。他常说,自己现在所形成的很多基本观念,形成的很多基本特点,是在延安形成的。

筑立起坚定的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标。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因为家庭原因,习近平同志受到过一些不公平的对待,但梁家河的村民毫无保留的接受了他,尊重他,他在黄土地上埋头苦干,老百姓对他很认可,很信任,老百姓保护他,爱护他,让他当家带领大家向前闯。他从清华大学毕业前跟同学明确表示,他不准备做本专业学术性工作,而是要进入政界,继续在陕北农村就早已立下的志向,做一些更能影响老百姓命运的大事。他2015年回梁家河时,跟全村人说:“当年我离开梁家河的时候,我就有个想法,如果将来我有机会从政,我要做一些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工作。”

筑立起实事求是的行动准则。陕北七年,习近平同志带领当地群众筑建淤地坝,建沼气池,办铁业社、代销社、缝纫社、磨坊,修梯田、厕所,打深水井,在和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挣扎着生存的老乡牵手共度时艰时,为群众做实事的信念油然而生,注入血液。他认为正是了解实际,了解群众最需要什么,才能脚踏实地从实际出发进行工作。

筑立起中国文明基体出发的认识论。习近平同志在梁家河时就是出了名的勤奋好学,常常夜以继日,用当地老乡的话说,就是有个针缝的时间都要读书,抓紧一切时间学习。读了很多中华文明的经典,对中国传统中 “修齐治平”“先忧后乐”的精神很认同。十八大后,他曾多次提出的,解决中国的问题,只能在中国大地上探寻适合自己的道路和办法,数千年来,中华民族走着一条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明发展道路,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偶然的,是我国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决定的。

筑立起对改革必要性的初步认识。在习近平同志任大队支部书记时,打破思维枷锁,不断寻找推动经济发展的切入点,有一天他看到《人民日报》消息说是四川很多地方实行了沼气化,很兴奋,认为刚好能解决燃料稀缺的状况。但很多群众买不起水泥,渗漏问题很难解决等问题导致推广沼气的阻力很大,他就拉着当地年轻人一起,一家一户用真诚态度做思想工作,建成了陕西第一口沼气池,后来发展成全省第一村,全村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户用上了沼气。此外,他还为尝试和推广种植烟叶和蔬菜付出了巨大心血,在改革道路上开启了初步尝试。

筑立起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习近平同志在梁家河时就因为公道正派,工作扎实,敢想,敢干,敢担当,被群众推选为村支书,在工作上首先严格要求自己,然后再严格要求别人,对待社员一视同仁,绝不用公家资源照顾朋友,社员都信服他,听他的,愿意跟着他一起干。十八大后,习近平多次强调要坚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执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梁家河,这个习近平同志步入社会的第一站,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源起之地,他从这里开始深深地扎根于人民,他的心始终与人民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上一篇:

下一篇:

操作选项

字体大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