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傍晚,毛主席、周副主席带领中央机关离开了刘家渠,向清涧县徐家沟转移。
毛主席上车时,看见挡风玻璃碎了,便问司机:“老周,你害怕吗?”老周笑着说:“反正是美国飞机打美国人送来的汽车,打坏了旧的,让胡宗南再送新的。”听司机这么说,毛主席不由得也笑了,说:“你说得对,敌人不过就这两下子。他们兴师动众,出动了好几架飞机,只打坏了一块玻璃。出动了几十万大军,也不过占了延安一座空城,几架大山。将来,他们不仅要把汽车留下,恐怕连命也难保了!”毛主席的话,把在场的人都说得笑了起来。
事后,有人问房东老大娘:“毛主席走了之后,老百姓有什么议论?”老太太说:“人家毛主席可是个把老百姓放在心上的人哩。临走时,毛主席说,不忙走,把老乡家的东西和院子收拾得干干净净的。毛主席吃了我家几颗洋芋,还硬要把钱放下,说你们受苦人可怜。”
就在这一天,在如此紧张的情况下,毛主席还起草签发了中共中央关于我军撤出延安的解释工作的指示,指出:“蒋胡急于进攻延安,正表示国民党当前处于极端困难情况之下(军事、经济、政治上极大困难),是为着振奋人心并借以团结内部所采取的一种行动。我们失去延安虽有些损失,但中外人民和民主人士,特别是在退出临沂、鲁中胜利之后,不会因为退出延安对我丧失信心。而我们若能将胡敌大部吸引在陕甘宁而加以打击消灭,这正便利与其他解放区打击和消灭敌人,恢复失地。”
毛主席和党中央这一指示,使全党和全国人民对我军撤离延安的英明决策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对于党中央在转战陕北过程中消灭打击敌人的战略部署更加充满必胜的信心。
部队离开了刘家渠村。毛主席乘坐的吉普车开上公路,沿途村庄的老百姓正吃晚饭,三五成群,嬉笑聊天,完全是一幅太平景象。陕北十几年没有战争,老百姓过惯了安乐日子,不相信敌人真的会打进来,防范意识不高,坚壁清野做得不够彻底。毛主席觉得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一路上不断地提醒大家,要加大向群众宣传备战的力度,千万不可麻痹大意。
四
据当年跟随毛主席转战陕北的汪东兴在1947年3月19日的日记中记述:在刘家渠,毛主席得知蒋军占领延安的消息,非常轻松地对我们说:“敌人占领延安,现在恐怕正在举杯庆祝呢!他们高兴得太早了,延安早晚还是我们的!”
刘家渠村位于延安到永坪镇东面的公路边上,距延安70公里,距永平镇4公里。永坪镇是陕北重镇和交通要冲,位于咸榆公路中段的三岔口,西北通子长县瓦窑堡,东南通延川县城,西南通延安。这里曾经是中共中央北方局西北代表团、中共陕甘晋省委、西北工委、西北军委所在地,是谢子长、刘志丹为总指挥的陕北红军活动最为活跃的地区。毛主席东征时率红军三次经过延川,在有的村子住过十多天。因而延川县有不少县乡干部和游击队长都见过毛主席。刚才在刘家渠山后的窑洞里防空时,有人就认出了毛主席。这里的老百姓,上上下下,男女老幼都和共产党、毛主席有一种生死与共、息息相通的鱼水关系。
延川县是陕北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县份之一,早在1927年就成立了党组织,1932年3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延川游击队,翌年改编为陕北游击队第一支队。1934年7月,中国工农红军陕北游击队总指挥部在安定成立,到这年冬,陕北红军游击队已发展到20多只,红色区域迅速扩大。
1935年2月,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和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在延川县永坪镇成立,统一领导陕北、陕甘边两块根据地和武装力量。1935年6月,西北红军在刘志丹的统一指挥下,连续解放了安定、延长、延川、安塞、靖边、保安六座县城,粉碎了蒋介石对西北革命根据地的第二次“围剿”,使陕北、陕甘边两个苏区连成一片,苏区范围扩大到北起长城,南至淳化、耀县,西接环县,东至黄河的广大地区,为此后三大红军主力在陕北胜利会师奠定了基础。
1935年,由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突围北上的红军第二十五军,在徐海军、程子华的率领下,9月7日进入陕甘边苏区保安县永宁山,在这里受到陕甘边苏维埃政府主席习仲勋和军委主席刘景范等同志的热情欢迎。
中共西北工委接到陕甘边区政府的报告后,立即从永坪镇向各地发出了《为欢迎红二十五军北上给各级党部的通知》,要求“动员全体党员及全苏区的每个劳苦群众,欢迎红二十五军与陕甘红军的汇合,庆祝红二十五军北上的伟大胜利”,并指令西北红军立即回永坪与红二十五军会师。
当此时,作为西北红军的总指挥刘志丹正在率部奔袭横山县城后回师途中,在七星沟接到西北工委关于红二十五军到来的通知,当即起草了《欢迎红二十五军的指令》,并召开部队干部会议,号召全体指战员向红二十五军学习,主动搞好团结,密切配合作战,争取更大的胜利。
9月15日,红二十五军到达西北军委所在地永坪镇,受到西北军委和陕北根据地党政军机关干部和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并举行了隆重的欢迎大会。
9月16日,刘志丹率领的红二十六军和红二十七军回到永坪镇,与红二十五军胜利会师。两支红军共计7000余人,分别驻扎在永坪镇附近的村庄。当地群众积极响应各级苏维埃政府的号召,热情备至,纷纷尽其所能,给部队杀猪宰羊,送粮送菜,缝洗衣裳,制作军鞋。徐海东将军感动地说:“来到陕北苏区,我们好像到了家一样!”
9月17日,中央驻北方代表派驻西北代表团在永坪镇召开中共西北工委和中共鄂豫陕军委联席会议,主要任务是解决统一领导和下一步军事行动方针问题。会议撤销了中共西北工委和鄂豫陕省委,组建中共陕甘晋省委,朱理治任书记,郭洪涛任副书记。改组西北军委,聂洪钧任军委主席。并决定将红二十五军、二十六军、二十七军三军组成红军第十五军团,成立大会于9月18日上午在永坪镇召开,由徐海东任军团长,程子华任政治委员,刘志丹任副军团长兼总参谋长,高岗任政治部主任,郭述申任政治部副主任。军团下辖三个师:
红二十五军改编为七十五师,师长张绍东,政委赵凌波;红二十六军改编为七十八师,师长杨森,政委张明先;红二十七军改编为八十一师,师长贺晋年,政委张达志。
成立大会上,成千上万的军民兴高采烈,载歌载舞,锣鼓喧天,一片欢腾。徐海东和刘志丹还分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号召两支红军队伍兄弟般地团结起来,并肩战斗,为粉碎敌人的围剿,控固和扩大西北革命根据地,配合主力红军的行动而勇敢作战。
(撰稿:李敬寅 统稿:汤彦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