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在陕西

来源:  时间: 2016-11-09  阅读量:

  陕甘革命根据地是各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在1932年11月至1936年10月的4年时间里,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第三军、第二十五军、第一方面军、第二方面军先后入陕西。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落脚陕甘革命根据地,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斗争的新的伟大长征。

  1、西北地区红军。在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的领导下,陕甘边、陕北的党、武装和人民群众创建了陕甘(包括陕甘边和陕北)革命根据地和红二十六、红二十七军。


1.jpg

红二十六军诞生地暨红二十六军军部旧址南部遗存的窑洞

  2、红四方面军。1932年11月5日,红四方面军先头部队进入商南县河坪村,8日主力抵达商南县赵川。继经山阳、丹凤、商县、柞水、蓝田、长安、户县、周至、太白、城固、西乡,于12月19日从镇巴县核桃树村进入四川。

  红四方面军入陕后途经13个县,历时45天,行程2000余里。抵达川陕边后,红四方面军在中共川陕省委和中共四川省委、陕西省委和陕南特委的支持和配合下,依靠川陕边的人民群众,创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全盛时期的川陕革命根据地包括二十多个县级政权,约500万人口。在陕西境内,建立了陕南(镇巴县南部)、宁强、阳平(宁强县阳平关)、勉县、南郑5个县苏维埃政府,包括县苏维埃政府设在川北的赤北、红江两个县在陕西的辖区,川陕革命根据地在陕南共有22个区、95个乡,313个村的苏维埃政权。

  为配合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斗争,红四方面军抵达川陕边前,中共陕南特委领导的红二十九军游击队已经成立。1933年2月,红二十九军正式成立。红四方面军任命陈浅沦为军长,陕西省委任命李艮为政委。红二十九军在城固、西乡边开辟了面积达400余平方公里的根据地。同年4月,红二十九军失败后,陕西省委和陕南特委又恢复和了红二十九军第三、第十等游击大队,在西乡、城固、洋县、南郑、褒城、勉县边坚持武装斗争。1935年4月,红四方面军撤离川陕根据地长征后,留在川陕边的川陕游击队(巴山游击队)在以南郑为中心的大巴山区坚持斗争至1940年1月。

  3、红三军。1931年3月,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将红二军团改编为红三军。1932年9月,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率红三军1500余人,从洪湖出发,绕豫、陕、川边向湘鄂边转移。11月21日,经河南卢氏县梨树坪进入陕西境内。之后,红三军历时12天,行程800多华里,途经丹凤、商南、山阳、镇安、旬阳、安康、平利、镇坪8个县,于12月12日进入湖北竹溪县境内。红三军转战陕南途中积极宣传红军的性质和主张,打击农村反动势力,严守群众纪律做到秋毫无犯,给群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2.jpg

红三军镇坪宿营地旧址

  4、红二十五军。1934年12月8日,中共鄂豫皖省委率重新组建的红二十五军从洛南县箭杆岭进入陕西。10日,中共鄂豫皖省委在丹凤县庾家河召开常委会议,决定改中共鄂豫皖省委为鄂豫陕省委,创建鄂豫陕苏区。在中共鄂豫陕省委的领导下,红二十五军英勇奋战,创建了以商洛为中心包括湖北郧县、郧西,河南卢氏、西峡、淅川,陕西洛南、商南、丹凤、商县(今商州区)、山阳、镇安、柞水、蓝田、长安、宁陕、佛坪、洋县、留坝、旬阳等的中心地带或边界地区的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建立了鄂豫陕边区苏维埃政府,镇安、五星两个县苏维埃政府及13个区、46个乡、314个村的基层苏维埃政权。建立了红七十四师,抗捐第一军,鄂陕游击总司令部及所辖六路游击师,豫陕游击师及其四个大队。苏区人口达五十余万人。

  1935年7月,中共鄂豫陕省委得知中央红军北上的消息后,率领红二十五军西征北上西北苏区,主动配合主力中央红军在西北的行动。1935年9月,红二十五军在延川县永坪镇与刘志丹领导的红二十六军、红二十七军胜利会师,“乃偶然做成中央红军之向导”,策应了中央红军和各路长征红军的胜利会师。红二十五军先期到达陕北会合西北红军打破了敌人的重兵“围剿”,为党中央把 中国革命的大本营安置在西北创造了条件。

  5、红一方面军。1935年10月17日,红一方面军从定边县五股掌、铁角城进入陕西,10月19日到达吴起镇,结束了行程二万五千里、纵横11个省的长年征。之后,在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切尾巴”战役、直罗镇战役和东征、西征,召开了瓦窑堡会议,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6、红二方面军。1936年7月初,红二、六军团在四川甘孜与红四方面军会合。根据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命令,红二、六军团及红三十二军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7月上旬,红二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一起,由四川甘孜的东谷出发,经历雪山、草地的艰苦跋涉,翻越岷山,突破天险腊子口,于9月到达甘肃南部的宕昌县哈达铺。根据中央军委静(宁)会(宁)战役计划,红二方面军东出陇南和陕西西南部,开始进行进攻甘肃成县、康县、徽县、两当,进而占领陕西略阳、凤县并建立临时根据地的战役行动。红二方面军以所属六军为左纵队,向两当、凤县前进。总指挥部率四师及三十二军为中纵队,向成县、徽县前进。六师为右纵队,向康县、略阳前进。先后攻克成县、两当、康县、徽县,并进入陕西凤县和略阳。9月19日,红二方面军一部从两当进入凤县双石铺,随后分兵进驻凤县留凤关、三岔、唐藏地区。19日,萧克率红二方面军教导团300余人到达凤县县城凤州外围,迅即占领了凤州城下之真武宫并以此为据点向凤州守敌发起进攻。同时,红二还分兵600余人扼守凤县北面的要隘唐藏、张家窑,以防敌入甘和从侧翼偷袭红军。9月20日,红二方面军一部从康县进入略阳县秦家坝。22日,红军占领白水江镇,威逼略阳县城。守敌向宁强县大安撤退。红军在白水江镇、郭家坝和西沟成立了苏维埃政府和游击队。9月28日,进入凤县、略阳县境内的红二方面军出陕回师甘南。10月22日,红二方面军指挥部在将台堡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至此,红二方面军结束了历史11个月,转战8个省,行程8000余公里的长征。


3.jpg

红二方面军凤县旧址


(撰稿:汤彦宜 统稿:汤彦宜)

上一篇:

下一篇:

操作选项

字体大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