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涧飞雪(十一)

来源:  时间: 2016-11-08  阅读量:

  十一

  毛主席和党中央转战陕北期间,清涧全县上下总动员,男女老幼齐发动,纷纷投入到誓死保卫毛主席、誓死保卫党中央的战斗中。由于袁家沟村是远近闻明的“红”窝子,敌人扬言要斩草除,将袁家沟人全部杀光,一个不留。

  根据上级指示,袁家沟村党支部召开紧急会议,决定一方面抽调全村民兵和青壮劳力组成运输队、担架队,随西北野战兵团投入支前工作。另一方面由共产党员白炳信迅速组织其余村民坚壁清野,武装自卫,封锁消息,然后带领村民和军烈属渡过黄河到山西石楼县韦家湾乡白家山、冯家沟避难。

  一天,敌人来到白家山,在村口的石壁上写了一幅反动标语“杀猪拔毛捉贺龙”。白炳信看后十分气愤,晚上拿着毛笔在反动标语后面加上了“吹牛皮”三个大字。第二天,敌人看后气得哇哇大叫,引得大家暗地里哈哈大笑。就这样,白炳信组织全体村民一边在这里生产劳动,一边坚持和当地的地下组织与敌人周旋斗争,保护群众。同时,暗中和袁家沟留守党组织密切联系,传送情报,支持党中央转战陕北的伟大行动。直到1948年4月延安光复之后,白炳信将全村村民平平安安地带回袁家沟。

  据不完全统计,在转战陕北期间,清涧县全县支前总人数达288000人次,出动牲口228100次,运送军粮109062石,做军鞋26810双,2100名青年踊跃报名参加了解放军。全县还组成了2000多名青年组成的担架队,由苏振云任大队长,黄钵任政委,出色地完成了青化砭、羊马河、蟠龙、沙家店等战役的支前任务,被西北野战军政治部、后勤部授予“西北支前模范县”光荣称号。

  西北支前模范县,是西北野战军对清涧县支前工作的总体评价,是清涧人民的光荣,凝结着清涧人民的鲜血和赤诚,记述着毛主席、党中央转战陕北时走过的坚实的足迹和神奇,是令人难以忘怀的。

  啊!清涧,红色的土地,英雄的人民!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撰稿:李敬寅 陕西省委宣传部原副巡视员、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文史馆研究员,中国作协会员  统稿:汤彦宜)

上一篇:

下一篇:

操作选项

字体大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