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在枣林则沟,毛泽东还约见了绥德地委秘书长乔伯功和清涧县委书记郝登洲。乔伯功和郝登洲分别向毛主席汇报了绥德地区和清涧县群众发动及群众生活情况,毛主席向他们讲述了当前的斗争形势,鼓励他们要看到光明,要组织群众,坚持斗争,战胜敌人。
毛主席和中央机关离开枣林则沟时,为了轻装上阵,把一批重要物资和文献资料留给清涧,清涧人民冒着生命危险,十分圆满地完成了保存和转移任务。
当时中央有13箱珍贵的文献资料,那是我党数十年间历经磨难,用鲜血和生命保存下来的,上面记述着我党在每个重要历史关头的重要会议、重要决定、作战电报、秘密文件、重大人事变动等等。但由于胡宗南部队及其特务的严密跟踪和监视,敌人派出大量的飞机跟踪狂轰滥炸、围追堵截,中央机关如果带着这么沉重的资料和秘密文件艰难跋涉转移,势必随时就有被敌人发现或被炸毁丢失的危险,甚至落在敌人手中,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在此紧要关头,清涧县委将保存这13箱珍贵文献资料的任务交给惠家塬党支部。支部书记带领10名党员秘密地将这批档案运回村中妥善保管,日夜看守。胡宗南部队占领清涧县城和全县重要村镇后,10名党员又秘密地将这13箱文献资料转移到村外一个非常隐蔽的山洞中,每天借上山砍柴或放羊之机轮流守护,为此吃进了苦头。直到解放战争后期,中央派人将这13箱珍贵文献资料完整无损地运走。
在转战陕北期间,陕甘宁边区政府有200驮重要物资,其中包括10万两黄金,需要安全转移。这是边区政府和人民多年的积蓄,有的黄金是地下党组织冒着枪林弹雨,历经千辛万苦,从山东烟台等地秘密运送到延安的,有不少人为此献出了生命,如不及时转移,就有可能落入国民党部队之手。如随边区政府一起转移,由于货物太多,目标太大,随时都有被敌人盯上的危险。
怎么办?在中央领导同志的支持下,边区政府先将这批重要物资和黄金转移到清涧县黄河岸边的一个小山村,派一个警卫班日夜看守,由当地党组织密切配合。尽管如此,国民党特务还是影影绰绰地获悉边区政府这批重要物资和黄金的大体下落,他们派出大部队在距这个村子不到一华里的地方驻扎下来,情势万分紧急。可当地群众和党员对此守口如瓶,尽管敌人张牙舞爪,四处打探,威逼利诱,但始终没有得到一点风声,只得一无所获地撤离。
事后,当彭德怀司令员获悉这一消息后,火速派一骑兵连赶来。这时,当地党员群众帮助守卫战士已经把这批200多驮物资和十万两黄金安全运过了黄河,交给了晋绥军区后勤部。
原陕甘宁边区政府财经办事处秘书长喻杰在回忆录中写道:“至今想起这件事来,我心里还是激动不已,多好的人民啊!要不是他们的掩护,我们辛辛苦苦积攒了多年的黄金和物资,就会丧失殆尽!”
(撰稿:李敬寅 统稿:汤彦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