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东渡期间,红军军纪严明,秋毫无犯,深受清涧百姓拥戴。当地群众给红军杀猪宰羊,送枣送粮,给指挥员缝缝补补,做军鞋,主动带路。部队临出发前,不少群众踊跃报名参军。乡长惠本树不仅自己报名参军,连他12岁的儿子惠焕珠也闹着要跟随父亲参加红军。在惠本树父子的带动下,这个乡所在的区很快组建了一个连。这个县东三区区委组织委员刘向辉动员140名少先队员,组建成新兵连。店则沟也有200多人参军。毛主席离开袁家沟村时,这个村就有20多名青年参加了红军。一时间,在清涧县上上下下,掀起了踊跃报名当红军,东渡黄河打日本的高潮。有一首《红军东征歌》这样写道:
密云遮星光,
万山乱纵横,
黄河上渡过民族英雄们,
摩拳擦掌志气高,
我们的铁红军。
猛虎扑羊群,
冲锋向前进,
但见那阎军,
连跑又打滚,
猛冲遂猛追,
骇掉日寇魂。
2月18日,毛主席同彭德怀在袁家沟发布东征作战命令。命令规定:红一方面军的第一步任务是,东渡黄河,以坚决手段消灭东岸地区之敌,占领吕梁山脉各县,首先占领石楼、中阳、永和等县,粉碎沿河堡垒线,控制船渡于我手中,在东岸造成临时作战根据地。二是以沟口、河口两处为主渡点。两军团派出渡河司令员、政治委员及船只指导员,指挥每个渡河点,以保证最敏捷、最有持续地渡河。三是渡河时间为21日20时。
军令如山。
2月20日20时,红一方面军主力发起东征战役,分别从绥德县沟口、清涧县河口等地强渡黄河,一举突破阎锡山晋绥军的防线。至23日,红一方面军全部控制辛关至三交镇之间各渡口,占领包括山西三交、留誉、义牒在内的横宽50余公里、纵深35公里地区。阎锡山对此惊恐万状,急调入陕的晋绥军主力回防柳林、离石、中阳地区。
红军东征渡河期间,毛主席率领红军指挥机关除在清涧县双庙河村、袁家村居住过外,还在清涧县的高杰村、铺子沟居住过。
1936年2月21日(正月二十九),毛主席一行从袁家沟出发,行程25华里,到达高杰村,住在村民白明英家的窑洞里。这是一排坐北朝南的10孔窑洞的院落,毛主席住在右边第二孔窑洞里。第二天一大早,毛主席一行由房东家的白善振带路,来到黄河岸边的高家坬村的铺子沟,住在一家经营陶瓷和杂货的店铺里。这里有11孔窑洞,面对滔滔黄河,地形十分险要。次日清晨,毛主席从铺子沟动身,沿着陡峭的山路,行走约5华里,来到辛关房儿沟渡口,从这里渡河东征。
当时,红十五军团后卫部队还在继续渡河。毛主席和随行人员在路边一层厚厚的雪地里休息吃早饭,毛主席手里端着一盒小米饭,一小碟腌菜,饭菜都冻冰了,可毛主席却吃得津津有味。原来毛主席在头一天夜里忙于批办电报文件,研究战况,一夜未合眼。第二天一大早又忙着带领部队来到渡口,未顾上吃早饭。看到这种情况,毛主席身边的警卫战士们不由一阵低声小语,仿佛有一股暖流涌过他们的全身。
(撰稿:李敬寅 统稿:汤彦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