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毛主席在袁家沟住了16天,殚精竭虑,通宵达旦地工作,赢得了当地百姓的拥戴。在这里,毛主席以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的名义起草和公开发表了著名的《东征宣言》,向全国和全世界发表了红军的主张:停战议和,一致抗日,号召全国人民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有枪出枪,有知识出知识,结成最广泛的民族统一战线,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与汉奸卖国贼。红军《东征宣言》,像嘹亮的号角,吹响了全国人民奋起抗日的号令,点燃了中华儿女埋葬日本帝国主义的熊熊烈火。
毛主席在袁家沟还周密部署了红军东征的路线和各个军团的作战方案。遇到的最大难题是如何在短期内解决渡河船只问题。
当时,天上每日都有数十架敌机不断地侦察轰炸,黄河对岸的交通要道有国民党部队的碉堡严密封锁,数千名红军大部队要在预定的时间内迅速渡河,安全到达目的地,需要大量的船只。而当地渡口仅有的船只都被国民党部队抢走了。怎么办?毛主席找清涧县县长李占江于正月十六召开造船会议,集思广益,献计献策。指定当地大有村最有造船经验的白杨贵负责,务必在10天内打造出21只木船。
可是,巧妇难做无米之炊,造船需要大量的木料,哪里去找这么多的木板?只有砍伐大树。可当时袁家沟大雪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处都是冰天雪地,所有的道路都被冰雪覆盖得严严实实,寸步难行,到山上砍伐树木比登天还难。怎么办?
干,再大的困难都挡不住红军东征的决心!
干,再大的难题都难不倒英雄的清涧人民!
人心齐,泰山移。从正月十七开始,当地党组织动员群众上山砍伐大树。大家以极高的热情和冲天的干劲,冒着零下二十多度的严寒,在冰冻三尺、走一步摔一跤的情况下,硬是用顽强的毅力和万难不辞的精神,在三天时间内就完成了砍伐树木的任务。当时,有不少人把手脚冻烂了,把腰腿摔伤了,把肩膀磨坏了,鲜血直流,可没有人叫一声苦。乡亲们说,只要能帮助红军打日本,这点苦算什么?有了木料,白杨贵等人星夜苦战,挥汗如雨,最终如期圆满地完成了造船任务。
渡河前夕,毛主席来到黄河渡口查看渡河准备情况时,问彭德怀司令员:“渡河工作准备得怎么样?”彭德怀激动地说:“为了确保我军东征的胜利,清涧党政军民全力以赴,不怕天寒地冻,日夜奋战打造木船。这里的保密、支前、拥军以及后勤供给工作都做得很好。”说到这里,彭德怀将军激动地说:“我记得中央苏区有副对联:南京北京不如瑞金;中国外国不如兴国。陕北苏区清涧的工作不亚于中央苏区的模范县兴国啊!”
(撰稿:李敬寅 统稿:汤彦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