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会师在陕西大事记
1935年
9月9日 红二十五军经志丹县白沙川,9月9日进到志丹县永宁山。陕甘党组织派习仲勋、刘景范到永宁山迎接红二十五军。我军在永宁山稍事休息后,向延川县永坪镇开进。
9月15日 红二十五军(3400多人)后经下寺湾(甘泉县)、高桥(安塞县)、安塞、蟠龙(延安市),到达陕北延川县永坪镇 ,胜利结束长征。
9月16日 红二十五军与陕北红二十六军、红二十七军胜利会师。
10月17日 红军陕甘支队到达陕西定边县五股掌、铁角城。
10月19日 红军陕甘支队到达西北根据地赤安县(原保安县,今志丹县)第六区苏维埃政府所在地吴起镇。
当日,尾追的国民党军骑兵马培清部也顺头道川而下,先后在王畔子、新寨、白屯遭到红军干部团团长陈赓率的后卫部队的英勇阻击。
当晚,毛泽东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研究分析敌情,决定在吴起打退追敌,决不把敌人带进苏区。
中央红军到达吴起镇的当天,中共党员、赤安县六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刘景全就向陕甘支队政治部主任杨尚昆汇报了西北苏区的有关情况。
10月20日 根据中央军委的部署,红军部队先后于19日晚、20日晨分别进入预定作战地。马培清率敢骑兵团顺头、二道川中间的山岭侦察前进。敌师长白凤翔率领两个骑兵师顺头道川而下,由正面推进。
毛泽东分别接见了定边县苏维埃政府主席王玉海和保安县独立营教导员龚逢春、赤安县游击队一支队队长张明科。他们向中央汇报了西北根据地“肃反”中党政军领导干部被捕、被杀害的情况。毛泽东等党中央领导十分震惊,立即派国家保卫局局长王首道前往瓦窑堡接管被“左”倾冒险主义执行者控制的西北军委保卫局。毛泽东提出 “我相信创造这块根据地的同志是党的好干部”,要求 “刀下留人,停止捕人”,“一切候中央解决”。
10月21日 凌晨4时半,毛泽东登上吴起镇西边的平台山指挥所,召开部分干部战前动员会。7时左右,红一纵队二大队在二道川塔儿湾首先对敌骑兵发起进攻,敌军大乱,敌团长马培清随即把兵力撤到二道川与头道川的山梁上,准备逃跑。当逃窜未及10华里时,又遭到红军一纵主力的伏击。这时“切尾巴”战役全面打响,经过数小时的激战,消灭了国民党第三十五师一个骑兵团,击溃国民党第三十二、三十六师两个骑兵团;缴获战马数百匹,山炮、迫击炮、重机枪数十门(挺)。至此,中央红军切断了长征中一直甩不掉的“尾巴”,结束了长征中的最后一仗,宣告了蒋介石围追堵截中央红军阴谋的破产。
10月30日 毛泽东等率领陕甘支队继续东进,抵达甘泉县道佐铺,听取了徐海东等同志的汇报。
11月2日 中共中央来到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所在地——甘泉县下寺湾,边区政府在此召开欢迎大会,庆祝中共中央、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
11月3日 中共中央在下寺湾召开常委会议,听取陕甘晋省委和西北军委负责人关于西北根据地“肃反”及劳山、榆林桥战役情况的汇报。中央决定成立党务委员会,由董必武、张云逸、李维汉、王首道、郭洪涛等组成,负责审查西北苏区的错误肃反问题。
11月5日 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率领中央红军离开下寺湾,沿洛河川南行,从王坪村过洛河,翻过雪花峪来到道佐铺。在甘泉县道佐铺会见了驻扎在这里的红十五军团军团长徐海东和政委程子华。徐海东和程子华向毛泽东等详细汇报了红十五军团的建制和劳山战役、榆林桥战役以及攻打张村驿的战斗准备情况。
11月6日 天降鹅毛大雪。毛泽东顶风冒雪离开桥庄村,来到北距甘泉县城35华里的象鼻子湾,在村前树林里的土台上对中央纵队直属队全体指战员讲话,对长征进行简要总结,指出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的失败而告结束。现在我们又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了。今后,我们红军要与陕北人民团结在一起,红军战士要做团结的模范,共同完成中国革命的伟大使命。
当日,红军陕甘支队和红十五军团在象鼻子湾胜利会师。
11月7日 西北军委正式宣布了11月3日在甘泉下寺湾召开的政治局会议决定,恢复红一军团建制,红一军团和红十五军团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彭德怀任司令员,毛泽东任政委,叶剑英任参谋长,王稼祥任政治部主任。
当日,张闻天、秦邦宪、王稼祥、刘少奇等同志率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从甘泉下寺湾出发,经安塞及安定的茅坪村等地到达瓦窑堡。
11月5日 王首道、贾拓夫、刘向山等同志奉命带领红一方面军部分队伍先期到达瓦窑堡,执行党中央决定接管中共中央驻西北办事处保卫局,制止错误肃反。
12月8日 周恩来到达瓦窑堡。
12月13日 毛泽东在直罗镇战役结束后从富县东村出发,经甘泉、延安、安塞等地秘密来到瓦窑堡。
12月17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张闻天居住的田家大院石窑洞内召开,会议的主要议题是讨论全国形势与党的策略方针和军事问题。会议通过了由毛泽东起草的《中央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和张闻天起草的《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
12月27日 中共中央在瓦窑堡中央党校召开党的活动分子大会,中央机关干部,中共陕北省委、陕甘省委各部部长,中央党校学员,附近的县委书记等400余人参加。毛泽东作了题为《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
1936年
1月19日,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副主席周恩来、彭德怀联合签发《关于红军东进抗日与讨伐卖国贼阎锡山的命令》。
1月28日 毛泽东等率领红军总部离开瓦窑堡到达红一方面军司令部驻地延长县城。
1月31日 毛泽东在延长县城主持召开了中央军委会议,指出我们是在发展中求巩固,希望在吕梁山建立抗日根据地,与西北根据地互为犄角。在山西扩红、筹款,以解决西北苏区的军需。渡河后,渡口一定要掌握在红军手中,使渡河红军进退无虑。会议据此对红军渡河东征做出了周密部署,并宣布建立中国人民抗日先锋军,总指挥彭德怀,政委毛泽东,参谋长叶剑英,总政治部主任杨尚昆。
2月3日 张闻天、毛泽东、彭德怀致电周恩来等 “我军决定由上游渡河,主要作战方向仍应在东边。”
2月6日,毛泽东率领红军总部人员来到清涧县袁家沟口高家坬原视察。这天突降大雪,山野皆白,连绵群山银装素裹,犹如奔驰的腊象。毛泽东浮想联翩,回到宿营地袁家沟,挥笔洒下了千古绝唱《沁园春、雪》。
2月17日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和中国人民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发表《东征宣言》,宣布红军“为实现抗日,渡河东征”。
2月18日,毛泽东由清涧县袁家沟来到延川县延水关古峪村,主持召开了东征红军团以上干部会议,亲自作战前动员。
当日,毛泽东和彭德怀发布了《一方面军关于东渡开辟临时吕梁山脉附近根据地之作战命令》。
2月20日 中国人民抗日先锋军在毛泽东和彭德怀的指挥下,兵分两路(红一军团为左路军,红十五军团为右路军),于晚上8时至21日上午8时,在绥德的沟口村和清涧的河口等处强渡黄河。红一军团直逼山西中阳县城,红十五军团直扑石楼县城。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随即发布“东进抗日及讨伐卖国贼阎锡山命令”,并通电全国。
2月23日 毛泽东在清涧县的河口东渡黄河,随军指挥战斗。
3月31日,刘志丹率领红二十八军从神木县贺家川山坡渡口渡河东征。
4月14日,刘志丹在攻打中阳县三交镇的战斗中英勇牺牲。
4月底 中共中央作出回师陕北的决定。
5月2日,毛泽东、彭德怀下达回师命令。
当日晚,中国人民抗日先锋军按照规定的顺序从清水关、铁罗关、辛关渡等渡口过河,进入延长、延川地区休整。
5月3日 毛泽东从永和县于家嘴渡口西渡。
5月4日 中国人民抗日先锋军全部胜利回师陕北
5月14-15日 毛泽东在延川县太相寺村主持召开了红一方面军团以上干部会议,张闻天、周恩来、博古、彭德怀等参加了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是,进行东征总结、动员部署西征。
5月18日 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在太相寺发布《西征战役计划》,决定组建中国人民红军西方野战军,活动于陕甘宁广大地区。
5月19日 彭德怀率领西方野战军兵分三路从延长、延川地区出发西征。
5月28日 红十五军团全部进入三边地区柠条梁,首战告捷后西进。左权率一军团在吴起集结后迅速西进。
7月14日 毛泽东在保安制定了《关于西征战役的作战原则》。
10月9日 红四方面军指挥部到达会宁,与一方面军回合。
10月21日 红二方面军在平锋镇与红一军团领导会面。
10月22日、23日 红二、六军团分别在将台堡、兴隆镇同一方面军会师。
12月2日 中共中央在保安县召开“热烈庆祝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大会”,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朱德、彭德怀、张国焘、贺龙、任弼时等出席会议,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等讲话。至此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撰稿:汤彦宜 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调研员 统稿:汤彦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