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虽然有了落脚点,但陕北地瘠民贫,又遭受了国民党军的多次“围剿”,经济受到严重破坏,红军兵源的补充和物资供应都成问题。山西地方实力派阎锡山也把黄河沿岸20余县划为防共区,在东岸构筑碉堡,还派孙楚指挥晋军4个旅在黄河以西的吴堡地区布防,妄图阻挡红军抗日去路。
为了抗日和打破国民党军队的封锁,巩固并扩大红军和西北革命根据地,按照瓦窑堡会议确定的方针,1936年初中共中央决定发动东征战役,红一方面军以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的名义,东渡黄河,进入山西。
瓦窑堡会后,西北根据地军民开始紧张的东征准备工作。首先将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合并整编为红一方面军,司令员彭德怀,政委毛泽东(兼),参谋长叶剑英。下辖红15军团(军团长徐海东、政委程子华)、红1军团(军团长林彪、政委聂荣臻),共1.3万余人。其次,将陕北安定第一纵队、宜川独立营、清涧二支队等地方武装,分别整编、扩充,组建为红28军、红29军及“黄河游击师”(即红30军)。各级苏维埃政府发动群众,大力扩大红军,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即扩军3000余人。为保证东征主力的军需供给,周恩来兼任后方办事处主任,对东征部队的编制、干部配备、兵站和医院的设置、被服军鞋的供给及渡河舟船和民工征调都作了周密的安排。
1936年1月15日,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签发《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关于红军东进抗日及讨伐卖国贼阎锡山的命令》。参战部队逐步移至永坪镇、延长之间及其以东地区待命。1月31日,毛泽东来到延长县城,主持召开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会议,进一步讨论战略方针和东征战役问题。毛泽东发言反复说明东征讨伐阎锡山无论在政治上军事上都对我们有利,指出:我们执行的是在发展中求巩固的方针,希望通过东征建立一块根据地,与陕北根据地连接,也解决红军的给养和扩大等问题。毛泽东强调,一定要保证黄河各渡口在我手中,使我进退有据。
这次会议正式宣布组成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总司令彭德怀,总政治委员毛泽东,总参谋长叶剑英,总政治部主任杨尚昆,组织部长黄克诚,敌军工作部部长李涛,民运部长刘晓,宣传部长陆定一,后勤部部长杨立三。将红28军、红1军团、红15军团分为左、中、右3路大军,各自选定渡河突破口,待命东征。黄河游击师随同主力出征,负责保持主力红军与后方的交通联络,红29军则担任后方留守。
2月4日,毛泽东和彭德怀离开延长县城,经延川县境,前往清涧县袁家沟村。毛泽东在袁家沟侦察渡口情况,督促渡河准备工作期间,适逢大雪。毛泽东诗兴遄发,挥毫写下了千古名篇《沁园春·雪》。
从2月20日20时起,红一方面军主力分别从绥德县沟口至清涧县河口等地强渡黄河,发起东征战役,一举突破了阎锡山部队的防线。2月21日,毛泽东从清涧河口东渡黄河。东征红军突破了阎锡山部队的防线后,势如破竹。至2月23日,东征红军全部控制了从辛关至三交镇之间的黄河东岸各渡口,并占领了包括三交、留誉、义牒在内的横宽50多公里,纵深35公里的地区。3月10日,东征红军向兑九峪(今兑镇)晋绥军发起攻击,将其第二、第三两个纵队击溃。至此,阎锡山组织的第一次反击被粉碎。以后,东征红军兵分三路,分头在运动战中歼灭敌人,占领了同蒲路沿线大片地区。红军一面作战,一面发动群众,扩大红军,筹集资财,帮助地方建立游击队、党组织和群众团体,把红色种子撒在了山西的大片土地上。
红军渡河东征后,阎锡山一面向蒋介石求援,一面把自己能机动的部队集中起来阻拦红军。他将原布防于陕西境内的孙楚部撤回河东,阻拦红军北上。红军乘机收回了吴堡等被占领的地区,在当地游击队的配合下,恢复与扩大了神府革命根据地。
3月31日,在神府地区活动的红二十八军奉命渡河参战。4月14日,在攻打中阳县三交镇战斗中,红二十八军军长刘志丹亲临前沿阵地指挥,不幸左胸中弹牺牲,年仅33岁。刘志丹牺牲后,许多中央领导人都为他题词。毛泽东赞誉刘志丹是“群众领袖,民族英雄”;周恩来为他的题词是:“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人民的英雄,要数刘志丹”;朱德称他是“红军模范”。 为了纪念刘志丹将军,中共中央于1936年6月决定将保安县改名志丹县。
在红军发起东征战役时,蒋介石于3月24日委任陈诚为太原绥靖公署第一路总指挥,调集中央军10个师,号称20万人,分两路增援阎锡山部队。蒋介石还同时命令黄河以西的国民党军队与之配合,企图彻底消灭红军,摧毁西北革命根据地。3月26日,陈诚所部进至三交、留誉、石楼等城镇。4月底,国民党中央军第十三军汤恩伯进入陕北“围剿”西北革命根据地。张学良的东北军和杨虎城的第十七路军也分别向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南部和西南部进攻。宁夏马鸿逵、马鸿宾各一部则陈兵陕甘边界地区,防堵红军西进。
与此同时,蒋介石又秘密指派代表同共产党人接触。2月27日,国民党代表到达陕北,同中共中央商谈联合抗日问题。中共中央分析南京政府可能出现了一部分国民党高级领导人力主联俄联共抗日,或有同红军妥协的倾向,于是向国民党代表提出了五条联合抗日的意见,并表示愿意同南京当局开始切实的谈判。但后来,国民党当局对此没有作出积极回应。
为了避免内战,保存抗日力量,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的开展,中共中央决定红军撤回河西,结束东征。从5月2日起,红一方面军主力开始西渡黄河,回师陕北。到5月5日,东征红军全部西渡,在延长、延川和永坪一带休整。毛泽东于5月2日晚从清水关西渡黄河, 5月4日到达延川县杨家屹台村。5月5日,毛泽东在杨家屹台村以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中国人民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的名义,向全国各界发出《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已将“反蒋抗日”政策转变为“逼蒋抗日”政策。
在毛泽东、彭德怀的指挥下,红军东征战役历时75天,共消灭国民党军队7个团,俘敌4000余人,缴获各种枪枝4000余支、炮20多门。东征期间,红军扩大新兵8000余人,并筹款30余万元。红军还在山西省的10多个县开展了群众工作,宣传了党的抗日主张,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政治影响,建立了一些抗日游击队和游击区,为后来在山西开辟抗日根据地奠定了基础。
(撰稿:梁月兰 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袁武振 西安邮电大学宣传部部长、教授。
统稿:汤彦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