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勇华 郭 琦:“陕南战役”始末

来源:  时间: 2015-11-14  阅读量:

1935年1月22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和中央军委对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四方面军战略行动发出电示:“以群众武装和独立团向东线积极活动,集中红军全力向西进攻。”红四方面军根据电示,准备西渡嘉陵江,策应中央红军。但嘉陵江昭化以南江阔水深,川军重兵防守,且红军无渡江准备,西渡难以实施。为了创造渡江的战机,迷惑驻防西岸的川军,红四方面军在总指挥徐向前、副总指挥王树声的指挥下,集中红四、红九、红三十、三十一军等约15个团的兵力北击陕南,挺进汉中调动国民党胡宗南部队,创造了在苍溪南北地区渡江的条件。从1935年2月3日至3月1日,在宁强、阳平关、勉县、褒城县、汉中府城和喜神坝等地,红军同国民党部队展开六场战斗,史称陕南战役。

  夜袭宁强 首战告捷

  1935年2月3日当晚,时值腊月三十日,人们都在悬灯结彩欢度除夕,宁强驻军国民党第十七路军独立一旅二团团长杨竹荪与宁强县县长白成斋在一块欢聚,正在兴高采烈地打麻将,忽然有人送进来一封信,杨竹荪一看,竟是红军来信,要他今晚把宁强县城让出来,红军明天要在城内过年。

  杨、白大惊失色,立即向勉县独立第一旅旅长刘文伯打电话求援,同时部署队伍,准备守城。此时红军第十师、十二师已扑向县城西南白马庙、何家梁、七星池等地,向国民党驻军发起攻击,同时分兵向县城制高点东山观发起猛攻,一小股红军部队也已悄悄潜入县城,准备里应外合。

  夜半,红军在城外的信号枪一响,城里城外尽是红军,杨竹荪惊恐万状,杀妻弃子,更衣出城,一面命令驻五里坡的一连军队立即回城守西城门,一面带领两个连和特务排往东山观增援,行至半坡双方遭遇,红军活捉杨竹荪,全歼其部。县长白成斋及妻也于逃跑途中被红军击毙。红军经四小时激战攻占县城,城内队伍全部被缴械。

  夜袭宁强的同时,红十二师派出一个团插向阳平关,会同竹坝河、中槽里的红三十一军二七四团一部,于2月4日攻占阳平关制高点鸡公山。杨竹荪团三营营长刘志远初尚顽抗,后闻县城失守,急率残部逃往大安驿。2月5日,红四、九、三十各军分三路由五丁关,阳平关、铁锁关向勉县挺进。

  勉县新铺湾大捷

  1935年2月3日晚,刘文伯(其第一团驻防勉县诸葛庙)接到杨竹荪电话后担心宁强有失,危机汉中,立即给38军军长孙蔚如打电话报告情况,同时派第一团连夜支援宁强。第一团团长赵雨晴率部出发,于天明抵达大安驿,即与红军先头部队遭遇,不战自溃。4日(正月初一)早晨,刘文伯带领旅部离开勉县往汉中撤退。

  汉中的孙蔚如接到刘文伯的电话后,知道红军来取汉中,忙连夜调驻在褒城县长林的第十七路军十七师四十九旅旅长王毅武(字劲哉,素有战绩,人称王老虎)率全旅前往勉县一带堵截。王旅于3日夜12时由长寨轻装出发,天明抵达勉县。

  此时红军先锋已抵达距勉县城20公里的新铺湾,恰好援赵雨晴部一团在大安吃了败仗,也溃退到新铺湾。王毅武便下令停止前进,立刻布防,将九十七团布防正面大路,补充团在左、右两翼,九十八团为预备队,旅部驻新铺湾街指挥。

  5日,天刚拂晓,枪声响起,新铺湾街西的蜂子岭火光映天,红旗飘扬,红军一鼓作气攻占了山头。蜂子岭在路旁大道上,山高势险,位处要冲,山上可俯瞰新铺湾各处阵地,并直接威胁街上指挥部。王毅武急派九十七团第一营营长刘善禄率部夺山,但自早晨迄中午,刘营伤亡过半,也未能夺下,王又派九十八团一个营加攻,红军以一班兵力在山上坚守一日之久,至天晚弹尽粮绝,遂乘天黑冲下山退走。

  2月6日、7日,双方在新铺湾对峙,白天稍有部分拉锯战,互有胜负,天黑则各守己阵,红军方面向这边士兵喊话,这边阵地答话,互相问问生活待遇情况。到2月8日红军大军一路由定军山(勉县南)直达勉县。一路由正面两侧,取钳形包围,将新铺湾全部装入口袋。

  2月9日凌晨,红军一举攻下了二郎山和新铺湾右翼制高点。国民党守军多次争夺,红军战士沉着坚守,战斗十分激烈。下午2时许,红八十八师熊厚发师长率部从对方侧后发动攻击,国民党军被割开,冲乱。双方于界石梁、大小营盘山、三官庙、蜂子岭、豁豁寨、阳面山等处同时开展激战,一时相持不下。此时,奉命迂回进击县城的红二六八团也在南坡上打响了战斗,切断了王毅武与勉县的联系。

  王毅武发现勉县有失,急令先撤退重兵器,但命令还未传到阵地,各团已被红军冲破,秩序大乱,各阵地逐步瓦解,王旅全面溃败。王急率三十余骑向县城方向退逃,又在半路遭遇红军二六八团的追击扫射,落后的尽被俘去。

  新铺湾战斗结束后,红军即分两路东进,向勉县县城进逼。南路由铁锁关、胡家坝、阜川、元墩子直插县南,东、北路由阳平关、茶店、方家坝直插县西北,于当日下午进抵城郊形成包围态势。

  勉县县城原有国民党四十九旅补一团及一个机枪连防守,后又加入三十八军教导大队助守。红军攻城,教导大队由东城撤退,机枪连连长赣慎斋由北城墙上领兵跳下向北山败退。至王毅武败退到勉县西城外,红军已经占领县城,王毅武被迫逃往褒城。此次战役中红军大获全胜。共击毙、俘兵1000余人,俘排长以上指挥官30余人,缴获大刀350把、步枪400多支。

  钳围褒城县  激战馒头山

  宁强、勉县大小战场的国民党军队相继惨败后,红四方面军率先攻向汉中西大门褒城县城。孙蔚如命令五十旅耿景惠团在褒城西面星夜构筑城防工事,并增加一个特务营助守。耿景惠(又名耿志介)到褒城后,侦查地形,见褒城西北有座山头(称馒头山),地势险要,为褒城屏障,即派特务营和团二营守馒头山,日夜赶筑山头防御工事,又烧毁褒城北关民房数百间,誓言山与人共存亡。

  2月12日(正月初九),红四方面军以两个团的兵力分别占领了红庙寨、连城山、范寨、金寨、柴寨等各寨外围地带,采取钳形攻势包围了褒城县城。夜里,红军先攻馒头山,拂晓,红军北线部队将县城以北的鸡头关警戒部队打垮,乘势进攻褒城北关,而馒头山一线,国民党军居高临下,防御工事坚固,沿途山上布满地雷、竹签,红军攻势受阻。至2月14日红军又连攻两夜,耿景惠团凭借坚固工事,竭力抵抗,战斗陷入激战僵持状态。

  与此同时,红军派出一支部队插入褒河以东攻占了宗营镇(今属汉中),切断了守军与汉中的交通联系。汉中国民党三十八军辎重营企图潜入褒城增援,被红军阻击部队在景家堂(今属汉中)消灭。

  2月21日,红军连日强攻不下,随即撤军去围攻汉中。褒城之战,红军虽未攻克县城,但却牵制了国民党的汉中主力部队,为红军围攻汉中创造了条件。

  强攻汉中府

  1935年2月22日,红四方面军集中四、九、三十、三十一军等参战部队约三万余人,向汉中方向进击。此时汉中城内尚有国民党军段象武五十旅一零零团、补一团及王毅武残余整编的一个团和教导队、炮兵营等固守城防。

  27日夜,红三十军主力及教导师、游击队约万人两路猛攻汉中西关、南关,双方白刃格斗,进攻往复十余次,激战三小时之久。28、29日,红军又多次组织进攻,未克汉中。在此期间,红三十三军二九六团及游击队从川北南江进入现南郑境内频频向地方民团袭击,并在大河坝(今勉县)附近抢渡汉江,进逼汉中,策应主力作战。

  3月1日,红军急回师川北,乘川军江防空虚,跨越了嘉陵江。《汉中地区志》载:“红军奉命,主动撤离汉中西渡嘉陵江,陕南战役遂告结束。”

  陕南战役,打乱了国民党军的整体军事部署,迫使其撤离部分江防部队,并调动重兵向川陕边境增援,红四方面军达到了声东击西的作战目的,同时扩大了根据地范围,强化了红军武装力量。(作者单位:中共勉县县委党史研究室)

上一篇:

下一篇:

操作选项

字体大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